师德——教师的灵魂

发布时间: 2008-07-04 作者:

 

师德——教师的灵魂
 
记得曾经有位著名教育家说过作为一名教师,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,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,他只能在这样大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的影响,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。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,教师的师德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,进而是否热爱自己的学生,实际上也就是决定了教师教育工作的成败。
当学生走入大学之后,与家庭的关系开始减弱,与学校的关系开始加强。在人与人的关系上,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相对加强。教师的喜爱或轻视,成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。每个学生都不断做出评价,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往往会作出不同的答案,如:“老师赞许我”、“我做得不对”、“我是最好的”、“这些地方我还不行”等等评价。常常学生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教师,他们通过老师的评价从而形成自我评价。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行为,是一种信息反馈和期待。因此,热爱学生协调师生关系是教育获得成功的需要。
   
关爱学生,能激起学生的上进心,自信心。真心诚意地热爱学生,关心、爱护他们,会使他们内心感受到温暖,产生一种精神力量。这是促使学生前进的内部动力,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。曾经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试验,专家们从某小学各年级中选出十几个班,对这些班学生进行发展预测。之后,把优异学生名单告知有关教师。所谓的发展预测只是摆样子,而优异学生的名单,则完全是随意指定的。通过老师的言行、态度等把这种喜爱和期待的情感传递给这些学生,使他们在老师的期待中看到自己的潜力和价值,从而更加发奋、向上。可见,学生的成长进步与教师的爱有着密切关系。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与期待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,推动力,促使学生追求进步,积极向上,并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。
教师只有关心学生才能取得学生的信赖,使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。如何用爱心取得学生们得信赖,首先,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。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,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,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。作为一个老师,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,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理想,有上进心的人。不了解学生,不了解他的思想、兴趣、爱好、根本谈不上教育。其次,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,把每一个学生视为自己的孩子。再次,爱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人格,与他们平等相处,用自己的爱心与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。在教育过程中,教与学互为关联,互为依存,一名好教师会将学生放在平等地位,信任他们,尊重他们,视他们为自己的朋友。老师只有真切关心学生,才能引起他们积极反应,从而达到教育目的,获得.成功。
教师对学生的爱,能够影响学生情感的发展;能够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;能够提高学生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。教师不断对学生施加爱,使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,更树立了自尊心和自信心。于是,就能促使他们乐观向上,奋发进取,培养出自尊、自信、积极豁达的性格和不怕困难,战胜困难的勇气。
学生中有的成绩优秀,对这些学生,教师的爱心主要体现在锤炼其意志,使其更加努力上。而面对有些家庭、自身情况较差的学生,教师的爱特别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,使之摆脱自卑、增强信心和勇气。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学生的体贴入微、关怀备至至今仍传为佳话。对贫穷的,他多方接济;对有病的,他去看望。他在与所有学生的交往中,态度谦和,平易近人,敞开心扉。学生对他的深厚感情,终身不忘。教师的爱,犹如一股强大的力量,使学生受益终生。
    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: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。这正是对每一个真诚关爱学生的教师的真实写照。每一个学生,无论他是爱安静还是调皮的,性格内向还是外向的,家境优越还是较差的,天资较好还是领悟力欠佳的,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。对学生的热爱与关怀,能在他的心灵中树起一种美好的东西,使他成为一个有理想、有爱的人,而如果学生在冷漠无情的环境中成长,他就会变成对善与美无动于衷的人。从这一角度讲,学生的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我们教师手中。
总而言之,作为一名具有优秀品质的教师,应当用自己的真心、诚心、耐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,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,用师德、用关爱为他们的美好人生点燃明灯!